之前好特报道了魅族李楠微博宣布不再做MX5 Pro而以更高端的产品线取而代之的消息,更早之前李楠还表示要做一款简单极致的万元手机,并以“梦想”加成,却引来诸多网友不屑。唏嘘之声主要集中在Flyme OS的优化上,就在不久之前,Flyme还出现了账号同步异常导致用户隐私泄露的重大漏洞,魅族官方虽然及时修复了,但给用户的回应实在欠缺诚意。如果这些底层的东西没有优化好,用户还怎么敢花3000或4000甚至上万元去购买你的产品?
魅族这次调整,我觉得打造高端机型意在其次,产品线策略的调整实为主要目的。纵观魅族目前的产品线,可以发现处处有着其竞争对手小米的影子。魅蓝系列主打比千元机还低端的市场,和小米的红米类似,魅蓝Note则定位在1000元左右,产品线可以参照红米Note,MX系列目前来看应该是定位轻旗舰,和小米的“小米#”系列一样,至于MX Pro,自然可以对比小米Note。前面三条产品线都算合理,问题主要在MX Pro这条看似高端的产品线。
对于手机厂商而言,划分产品线时可考虑的因素,包括硬件梯次、特色功能、屏幕尺寸、价位落差以及市场定位等,重要的是,这些因素最后统统都要反映到用户体验的差异性上。魅族的MX4 Pro对比MX4在处理器、屏幕尺寸和分辨率、特色功能(呼吸灯变为按压式的指纹识别按键)等层面上确实有所提升,但这些其实都可以归纳到硬件层面上,能带给用户在体验层面上的进步是很少的,换句话说,这些改变背后实际的市场定位并不明确。指纹识别如今在中高端手机上已成标配,至于2K分辨率,用户并不买账,HIFI音质尚可,但并不能撑起用户的购买欲,加之魅族一以贯之的发热、系统卡顿重启等问题,MX4 Pro上市之初较MX4高出700元,消费者很难为之买单。
我们可以看看同样在高端市场的三星Galaxy S和Note系列,两者分别定位时尚休闲和商务精英,Note系很早就以大屏和Spen为卖点,这是准确划分产品线的经典案例。至于国内,OPPO系列手机应该可以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。OPPO的三条主要产品线,Find系列,作为OPPO旗舰,以硬件配置和先进技术为卖点;N系列,主打创意拍照,旋转镜头是其身份标志;R系列,则主要用外观你设计,包括纤薄机身吸引用户。不考虑产品本身素质,首先这样的产品线定位是相对合理的。相反,小米和魅族的这两条高端产品线之间的区别则显得非常模糊。
小编推荐阅读《热血江湖手游技能加点攻略》(掌握技能加点要诀,成就无敌江湖之王)
阅读新版本赏金玩法出装攻略(全面解析最优出装方案,让你在新版本赏金玩法中独领风骚)
阅读《公主级2-6攻略技能大揭秘》(掌握攻略技能,成为公主级2-6的王者!)
阅读《赵云关羽出装铭文攻略视频大揭秘》(如何为赵云和关羽选择最佳装备和铭文?—MOBA游戏攻略)
阅读P5Sband攻略技能加点详解(P5Sband技能加点策略与建议)
阅读《狐狸职业比赛出装攻略男》(以狐狸为主角,揭秘职业比赛中的最佳出装策略)
阅读《钻石局炸鱼英雄出装攻略》(了解最强出装搭配,带你玩转炸鱼英雄局!)
阅读